跳到主要內容
 
:::

Challenge Details

題目敘述

1 . 題目背景與產業重要性(含現行自身/同業處理方式)
博物館展場的文物放在展示櫃內供民眾觀賞,現場亦常備有語音導覽服務,常見的語音導覽服務使用方式有QR Code、輸入數字、Beacon定位或其他定位等導覽方式,這些都要透過人為的輸入或點選文物民眾方可進行語音導覽等服務。為了未來博物館期望推動AR互動導覽,希望能強化民眾使用行動裝置來接收導覽資訊的需求,同時也因為圖像識別與AI技術的日益進步,希冀可以開發出以使用者手持行動裝置,透過鏡頭為媒介對展場文物進行拍攝後,利用AI即時辨識後給予正確的導覽資訊。
2 . 問題情境與痛點(Pain point)
由於使用者在使用行動裝置的鏡頭進行文物拍攝或掃描時,可能遭遇到展示櫃的玻璃反光、玻璃疊影造成拍攝不清楚,或者因拍攝角度、拍攝位置等無法拍攝到文物大面積照片等因素干擾,導致AI辨識不易,期望能在諸多影響因素下,也能讓使用者可以獲得正確的文物導覽內容。
3 . 預期透過AI達到的目的與利益點(Gain)
開發出的AI圖像識別技術可以整合到本館的行動導覽App, 透過AI圖像識別技術加速完成文物導覽服務,提升行動導覽系統服務品質。民眾參觀常設展,使用導覽APP,基於民眾使用便利性、體驗感受,APP需克服現場環境,運用AI辨識技術,每件文物辨識率達90%(含)以上。
4 . 成果應用方式及情境等內容
開發出的AI圖像識別技術可以整合到本館的行動導覽App, 透過AI圖像識別技術加速完成文物導覽服務,提升行動導覽系統服務品質。民眾參觀常設展,使用導覽APP,基於民眾使用便利性、體驗感受,APP需克服現場環境,運用AI辨識技術,每件文物辨識率達90%(含)以上。

解題人才及技術條件


期望成果需求

開發出的AI圖像識別技術可以整合到本館的行動導覽App,透過AI圖像識別技術加速完成文物導覽服務,提升行動導覽系統服務品質。民眾參觀常設展,使用導覽APP,基於民眾使用便利性、體驗感受,APP需克服現場環境,運用AI辨識技術,每件文物辨識率達90%(含)以上。

其他備註


題目圖檔


題目說明檔檔下載

各CSV檔注意事項


資料型態


資料集整備度與細節說明


請登入後加入競賽

時程

113年3月至11月

申請資格

1.年滿
18 歲。

2.技術資格

3.證照

4.其他

競賽規則

參賽者須簽署保密同意書 (NDA)

獎勵辦法

公司簡介

企業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企業簡介
作為戰後臺灣成立的國家級博物館,史博館自開館以來,歷任館長無不積極拓展館務,與時俱進,經創建、發展、轉型、現代化的歷史軌跡,期間曾舉辦過各類型經典大展,隨著時代變遷脈絡,多年來帶給民眾多元的文化視野,見證臺灣博物館界的發展與蛻變。未來將持續深耕臺灣藝術與文化發展,努力結合各方資源,以期史博館成為國人及世界認識臺灣近現代社會文化藝術史的基地,促進臺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及參與度,共創

企業產業別
公部門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網址
https://www.nmh.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