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競賽

1.具AI技術基礎能力
2.解題所需之產業專業人士
需以團隊之名義提出申請:
.於「AIGO」計畫網站註冊個人帳號。
1.組建隊伍者預設為隊長.
2.隊長可邀請其他人加入隊伍
組隊注意事項:
.每人只能加入1個解題團隊,隊伍至少需2人才可申請解題,隊伍人數上限10人。
.組隊時須先設定獎金核撥身份,分為法人(公司、協會等)與自然人(個人),核撥身份可在構想截止前於競賽管理中由隊長設定。
.團隊於計畫網站完成組隊後,所有隊伍成員可收藏題目到競賽管理中,方便團隊共同選題。隊長可於題目內頁提出「申請解題」,1隊最多申請3題。
.因應題目涵蓋不同面向,建議團隊由技術人員與產業人員雙方人才組合以具備跨領域能力。
自本屆競賽出題收件起至本次競賽結束之期間,參賽者與委任執行團隊任一成員間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參與本次賽事:
1.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親。
2.指導博士、碩士論文之師生。
3.共同執行計畫、發表論文或研究成果。
4.彼此間有僱傭或委任關係。
1.每人限報1隊,1隊限報3題
2.審查會出席人員須為構想書與系統登錄之團隊成員,且構想書與AIGO網站資料相符。
3.後續獎金分配需由全員同意,請於提出構想前確認隊伍成員。
A:並沒有硬性規定需要所有人都要出席,惟提案審查會議現場會有QA時間,若隊員都在可以協助回答審查委員問題。
A:各階段審核通過後,團隊需依照內部協商結果,填寫獎金分配表(額度)後寄回,計畫辦公室會依據該分配表進行獎金的核發。
A:本計畫針對解題過程或成果之智慧財產權歸屬,並未特別設限,其歸屬將依各團隊與企業之約定辦理。部分企業已於出題內容中特別標示智慧財產權歸屬、保密協議或其他配合事項,團隊提案解題,視同同意出題企業設定之條件。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對於「AI創作物」之著作權與專利權歸屬,有相關解釋,網址連結。
A:是的,團隊解題獎金需要扣所得稅,主辦單位將按各團隊隊員所填之獎金分配,按所得稅法相關法規規定分別代扣繳所得稅(依獎項額度與身份別不同,扣除10、20%稅金)後給付獎金。 團隊解題獎金均須依中華民國稅法規定,由主辦單位代扣應繳稅額後給付:
(1) 依所得稅法規定,獎金額度若超過新臺幣1,000元,所得將列入個人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
(2) 獎金額度超過新臺幣20,000元,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含同一課稅年度於境內住滿 183 天以上之外國人、華僑及大陸人士)須就中獎所得代扣10%稅額。
(3) 非中華民國國境內居住之個人(同一課稅年度未於境內住滿183天以上之外國人、華僑及大陸人士)須就中獎所得扣繳20%稅額。 所得稅扣繳詳細說明請參閱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站「1510 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的獎金或給與如何辦理扣繳?」之說明,網址連結。
A:可以。媒合會的用意是讓出題單位和解題團隊有初步認識,並不影響申請解題資格。不論有沒有參加到媒合會,都歡迎投件申請! 另外競賽於媒合會後會開放線上聯繫的功能,歡迎多加利用。
A:各項賽制依主辦方制定時程進行,若已進行解題之團隊無法配合時,視同棄權及另擇其他單位競賽。
A:計畫辦公室僅提供進入實證團隊之獎補助金。若有合作意願之雙方不幸無法進入實證,建議可以實際商業合作或尋找其他資源挹注。
A:僅可以請隊伍成員幫忙,我們審查會出席的所有人員均須為隊伍成員;若有出席人員不為該團隊成員,計畫辦公室有權禁止他進場,並取消其領獎資格。
A:系統未開放此功能,目前需要由隊員自行於「競賽管理」中退出隊伍。
A:在題目一覽表中和題目內頁有個愛心,點下去可以在競賽管理中查看,同時還可以看其他隊員選了什麼題目唷!
A:獎金領受身份分為:自然人、法人,整個隊伍統一設定;隊長在組隊過程中及需設定,並在構想截止前可以調整。所有隊員可於「競賽管理」中查看領獎身份訊息,但僅有隊長可做改動。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蒐集個人資料告知事項暨個人資料同意書
蒐集個人資料告知事項: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以下簡稱本署)授權(計畫執行單位)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計畫名稱) AI產業實戰應用人才淬煉計畫,為遵守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在您提供個人資料予本署前,依法告知下列事項:
一 | 本署或本署授權之專案管理單位,因【(特定目的)「○○六 工業行政」、「○七八 計畫、管制考核與其他研考管理」、「一○九 教育或訓練行政」、「一五七 調查、統計與研究分析」】而獲取您下列個人資料類別:【「C○○一 辨識個人者」、「C○六一 現行之受僱情形」等】或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識別您個人之資料。 |
---|---|
二 | 本署將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令之規定下,依本署隱私權保護政策,蒐集、處理及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
三 | 本署將於蒐集目的之存續期間合理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
四 | 除蒐集之目的涉及國際業務或活動外,本署僅於中華民國領域內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
五 | 本署將於原蒐集之特定目的、本次以外之產業之推廣、宣導及輔導、以及其他公務機關請求行政協助之目的範圍內,合理利用您的個人資料。 |
六 | 您可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3條規定,就您的個人資料向本署或本署授權之專案管理單位(聯絡電話:02-66316782、電子郵件:aigo@iii.org.tw),行使之下列權利: (一)查詢或請求閱覽。 (二)請求製給複製本。 (三)請求補充或更正。 (四)請求停止蒐集、處理及利用。 (五)請求刪除。 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第14條規定,本署得酌收行政作業費用。 |
七 | 若您未提供正確之個人資料,本署或本署授權之專案管理單位將無法為您提供特定目的之相關業務。 |
八 | 本署因業務需要而委託其他機關處理您的個人資料時,將善盡監督之責。 |
九 | 您瞭解此一同意書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法規之要求,且同意本署留存此同意書,供日後取出查驗。 |
個人資料之同意提供: 一、本人已充分知悉貴署上述告知事項。二、本人同意貴署或貴署授權之專案管理單位,蒐集、處理、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以及其他公務機關請求行政協助目的之提供。 |